《龜雖壽》為東漢文學家、政治家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此詩是組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表現了其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
曹操(155—220),字孟德,譙(今安徽亳縣)縣人,建安時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龜雖壽》表達了作者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奮斗不息、對偉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思想感情?。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現了作者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對生活的真切體驗和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
《龜雖壽》是東漢末年文學家、政治家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是組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詩中通過比喻神龜和騰蛇的生命有限,強調了生命的短暫和珍貴,同時用老驥伏櫪的比喻,表達了即使年老體衰,仍懷有馳騁千里的雄心壯志。詩人認為人的壽命不僅僅是天命所決定的,后天的保養和良好的心態也能延長壽命。整首詩融合了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龜雖壽》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不甘衰老?:通過“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的比喻,表達了生命有限的觀點。
?不屈不撓的精神?: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比喻,表達了即使年老仍懷有遠大志向。
?不信天命?:通過“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的表述,強調了人的自我管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對偉大理想的追求?:整首詩充滿了對統一全國的雄心壯志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
騰蛇盡管能騰云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
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
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龜雖壽》為東漢文學家、政治家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此詩是組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
秋天的景色作文300字:秋姑娘來了,她把大地變成了五顏六色的。我喜歡秋天,更喜歡秋天的早晨。秋風吹黃了大地,吹藍了天空。星期天早晨,我來到花...
中考前一天晚上要早點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并在中考當天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確保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參加考試。采用“兩先兩后”的答題順序,即先做...
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的年號。前后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1736年2月12日至1796年2月8日。清高宗是中國封建社會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病毒不是細胞,病毒是非細胞生物,而細胞是生物組成的單位,同時還應該要注意細胞有復雜的結構,包括各種細胞器,而病毒是沒有的。
清朝(1616年-191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初稱后金。從努爾哈赤建國起,總計296年,共傳十二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共...
初一學習技巧: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分配時間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確保各科課程都能得到充分的復習和鞏固。保持課堂上的專注,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蘇軾是豪放派的詩人。??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在詩詞創作上有著顯著的成就,特別是他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