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導彈危機,是1962年發生的事件,是冷戰期間美國、蘇聯兩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這場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蘇美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于千鈞一發之際。
古巴導彈危機是由于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引起的,蘇聯為了扳回一城,而在古巴部署導彈。
這場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蘇美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于千鈞一發之際。最后以蘇聯與美國的相互妥協而告終,其中有不少值得總結、反思的經驗教訓。
迄今為止,古巴導彈危機仍然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險些釀成熱核戰爭,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與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對此看法高度一致。
古巴導彈危機促使克里姆林宮下決心大力發展核武器,改變劣勢,洗刷當年“懦夫的恥辱”。果真到60年代末蘇聯就趕上了美國,使蘇聯在全球爭奪中逐步轉為攻勢。
美蘇之間差距的縮小也使得蘇聯在國際社會的野心擴大,使得美國蘇聯之間的碰撞更為激烈。
在導彈危機的余煙中,軍備競賽得到了加強,但它在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被處理,競爭在一些正式的協議里被法制化,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試驗條約》、1968年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1972年的《美蘇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
為了不使得美國的北大西洋公約盟國感到難堪,另外也出于宣傳目的,美國從土耳其撤軍比蘇聯晚一些,而且是秘密撤軍。這樣美國從表面上來看是這場危機的勝利者。
不顧慮這個對外的心理效果的話,蘇聯在這場危機中獲得了一個戰術勝利。通過在古巴部署和撤出導彈,蘇聯達到了美國從蘇聯的鄰國撤出導彈的目的。
1959年1月1日,古巴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獨裁政權。1月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國。宣告這一勝利的是領導人民革命的菲德爾·卡斯特羅,當時這位領袖人物年僅32歲。
新政權成立初期,美國同古巴的關系還比較好。2月,卡斯特羅出任總理,4月訪問美國,還受到艾森豪威爾政府的熱烈歡迎。巴蒂斯塔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傀儡,美國政府歡迎卡斯特羅,并不是贊賞反對獨裁統治,而是企圖把古巴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鞏固它在拉美的統治基礎。
此時無論是卡斯特羅還是他的戰友,本來不僅同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任何聯系,而且甚至對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學說尚無基本的認識。
1959年6月,古巴新政府的領導成員發生很大變動,政府重要部門絕大多數被主張實行激進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國政府擔心古巴高層的變動引起整個拉美地區的失控,動搖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于是就對古巴新政權產生了不滿,導致了美國與古巴關系的日益惡化。
1961年1月5日,美國突然宣布同古巴斷絕外交關系。同時,從經濟上開始對古巴進行制裁,企圖通過卡斷經濟命脈來逼迫古巴就范。
1961年4月15日,在美國的策劃下,古巴流亡分子駕駛B-26轟炸機對古巴進行了兩天的轟炸,1000多名雇傭軍登上古巴豬灣,妄圖入侵古巴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羅政府。72小時之內,流亡政府軍即被擊退。之后美國政府繼續對古巴施加壓力,采取敵視古巴的政策。
古巴導彈危機,是1962年發生的事件,是冷戰期間美國、蘇聯兩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它是由于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
古巴導彈危機,是1962年發生的事件,是冷戰期間美國、蘇聯兩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它是由于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
首先專心聽課,然后認真看書,最后多做例題習題加以鞏固掌握。因為只有專心聽課才能聽懂,聽懂后認真看書才能記住老師所講的,然后自己做例題,最后做...
田忌賽馬是一個歷史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孫臏和齊威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去...
分封制,即古漢語“封建”的原始含義;古文獻中之“封建”即“分封制”。是中國古代分封諸侯的制度。古代帝王的后裔和商的遺民以及立功的將士,讓他們...
技校專業推薦:計算機應用專業、汽修類專業、數控專業、護理專業。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是技校的熱門專業,主要培養操作和維護數控技術的能力,該專業的學...
英語補習機構推薦:新東方、阿卡索英語、英孚教育、華爾街英語。英孚教育是一家歷史悠久、專注于語言學習的機構,提供從3歲到成人的全方位英語課程。...
初二的學習內容是初一的學習內容為基礎,成績差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相關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打牢基礎。回歸課本注重教材,將課本中的例題理解掌握,同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