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文言文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
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里,到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諸葛亮寫的《誡子書》論述了三層關系,分別為:志、學、才。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瞻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用寧靜來提高自身修養
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不做到安靜就不能高瞻遠矚
2.告誡自己的兒子珍惜現在的時光努力學習,學有所成;
3.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誡子書》的中心論點是:“非淡泊無以明智,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
《柳宗元傳》原文: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后魏侍中濟陰公之系孫。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鎮,太常博士,終侍御史?!读谠獋鳌贩g:柳宗元,字...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意思是: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管寧割席原文: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miǎn)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戴嵩畫?!肺难晕脑模菏裰杏卸盘幨浚脮?,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
學弈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
孟母斷織原文: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譯文:孟子小的時候,...
周亞夫軍細柳出自《史記》?!妒酚洝肥嵌氖分?,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